当前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详情
正月初六迎立春,来广都“打春牛”祈丰年!
2025-02-10 |

今天是大年初六,也是立春

天气晴朗,惠风和畅

在双流广都博物馆外

人们欢聚在一起“打春牛”

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一起去看看

↓↓↓



春回大地春光美,2月3日,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主办,黄水镇承办的黄水镇“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第十一届打春牛”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在广都博物馆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活动中,市民“鞭打春牛”,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当天上午,活动由舞蹈“牛儿灯”拉开序幕,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表演接地气、很巴适!让我想起小时候过春节上街看耍‘牛儿灯’,表演者牵着‘牛儿’四处给乡亲拜年,小娃娃些追着‘牛儿’嬉笑打闹的场景!”63岁的陈江福大爷乐呵呵地说。



“一条春鞭廿四寸,三打春牛六六顺,男女老幼齐上阵,今年定是好收成。”在“执事礼官”宣读迎春文、鞭春文,恭迎春神等仪式后,“打春牛”民俗文化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中,市民们纷纷走上前,手执春鞭,围绕“春牛”,从头、身、尾3处各打一鞭,“一打春牛头,国泰民安;二打春牛腰,风调雨顺;三打春牛尾,五谷丰登”大家边打边唱,“三打春牛”寓意一年事事顺,有个好收成。



打春牛是成都春节习俗,记者了解到,双流区自2015年开始举办“打春牛”民俗文化活动,这项由区诗词楹联学会发起的民俗活动至今已举办十一届。


“我今天专程从成都赶过来看‘打春牛’,这样的民俗活动如今很少见,现场也整得很闹热,活动很丰富,让人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我今天来双流真是不虚此行!”成都游客彭丽开心地告诉记者。



“一年之计在于春,俗话说‘立春打牛,农事抬头’,举办‘打春牛’民俗文化活动就是要我们牢记早起早行,早早地行动起来劳动,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黄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民俗文化活动已成为我区一张亮眼的文化名片。据介绍,2016年双流区第二届“打春牛”迎春活动曾亮相中央电视台,并获得省、市媒体的关注。黄水镇“打春牛”民俗活动也被评为双流区区级非遗项目。



在“打春牛”活动现场,浓浓的民俗文化氛围也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一位游客现场赋诗:“春风吹到黄水镇,十一载春牛祭古韵。鞭声起处昭阳初,祈福民生稻粱温。田间地头见真章,非遗薪传映朝阳。借问民俗何处美?尽在黄水春潮长。”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打春牛”,活动主办方还设立了民俗文化体验区供市民参与互动。剪纸、捏面人、吹糖人、糖画等传统手工艺深受群众喜爱,纷纷前往体验,现场排起了长龙……手工艺师傅手把手教,市民现场学习制作,充分体验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立春节气举行“打春牛”民俗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自西周时期兴起,历代沿袭,唐宋尤盛。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清代称立春的贺节习俗为“拜春”,其迎春的礼仪形式称为“行春”。按规定的仪仗,制作春牛、柳鞭等,并举行迎春礼仪。记者了解到,双流迎春桥的地名来历,便与“打春牛”民俗文化活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