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6月6日,成都市民政局召开全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蓉颐助餐”服务工作推进现场会,东升街道花月街社区作为会上唯一一个社区代表作交流发言,介绍了“社区联姻大酒楼、花月食坊惠民生”老年助餐点的经验做法。
可口干净卫生,这里的伙食色香味俱全
7月15日,记者随花月食坊一位忠实食客前去体验了一番。这位食客名叫黄家英,今年80岁。
大约11点,在花月东街某小区见到黄家英婆婆时,老人家还悠闲地在家看电视。“从去年10月起,中午饭、晚饭我基本都在社区食堂吃。你们看我的厨房里,锅碗瓢盆好久都没用了,都快生锈了,哈哈……”说起“花月食坊”,黄婆婆立即赞不绝口。展示着“花月食坊用餐卡”,老人家乐呵呵地说:“吃了10个月的‘大餐’,我觉得真像这卡片上写的——‘食里花月,幸福共享’。”
据了解,黄婆婆从康定退休后来到双流,在双流已居住20多年,有三儿一女、四个孙子和孙女。“子女、孙子女有空就会来陪我,或者打电话、通视频和我聊天。老伴也是从甘孜州林业局退休的,可惜他已经‘走’了10多年了,没能多多享受现在的好日子啊。”端详着全家福照片,黄婆婆如是感叹。
快到午饭“饭点”,为让记者直观地了解她心目中的“第二个家”、顺便感受一下“老年伙食”,黄婆婆自告奋勇当起了“美食导游”,带记者前往一街之隔的社区食堂。
下楼,在小区大门处,黄婆婆见到“食友”、86岁的向廷兵,黄婆婆便邀约对方一起去“干饭”。向大爷欣然同意,边走边告诉记者,“现在,到社区食堂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平均每天中午、晚上约有80人,一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朋友。还有个别腿脚不方便的,社区工作人员就会把饭给他们送上门去,服务很周到、真贴心。”
走进设置于“新福达酒楼”底楼的“花月食坊”,只见“每周食谱”上凉拌鸡、豇豆烧肉、丝瓜烩肉片、炒时蔬等菜肴,每天不重复,荤素搭配、营养可口。
“先在入口处刷卡,我们每餐15元,饭有硬点的软点的两种任选,还有绿豆汤、菜汤、银耳汤、冰粉以及哈密瓜、西瓜等水果自取……”担当起“美食导游”,黄婆婆有条不紊、耐心细致地介绍。
“这里的伙食色香味俱全,我们吃得可口、干净、卫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中午、晚饭都在这里吃。”说起社区食堂的好处,老年朋友们连连点赞。
“社商服务+”,为社区养老服务注入新动能
看着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听着大家的好评,在食堂“打杂”服务的花月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军备感欣慰。他告诉记者,只要没得其他的安排,每天中午他都会来这儿帮忙,同时收集大家关于用餐、卫生等方面的意见。“再通过社区、酒楼间的沟通交流,力求把社区食堂办得更好。”
记者了解到,花月街社区是东升街道的老城区,常住人口71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200余人、80岁以上老人230人。面对社会老龄化的客观实际,花月街社区党委想老年人之所想,急老年人之所急,把“为老助老”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
2023年9月,针对辖区内多数老年人有“集中供餐、丰富供餐、定时供餐”的强烈意愿,在该社区不具备建设社区助餐点的情况下,社区两委千方百计想办法,创造条件谋出路,主动回应老年人相关诉求。在全面梳理辖区共享资源时,发现“新福达酒楼”一楼有约500平方米的服务空间使用率较低。社区党委便多次与该酒楼负责人沟通,洽谈合作事宜,合作建设“花月食坊”助餐点。
2023年9月“花月食坊”开业后,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市民政局出台“蓉颐助餐”惠民政策为契机,探索出社区食堂“社商服务+”的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花月食坊”助餐点已办理会员卡340张,辐射会员人数近800人,其中老年人群占90%;与此同时,“花月食坊”助餐点、酒楼的经营均实现良性发展。该食坊每餐两荤一素一汤定价为20元,并且把60岁以上老年人、微网格员、社会服务人员泊车员等人员也纳入就餐,享受优惠后每餐仅需15元;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老年人、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及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老年人和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享受优惠补贴后每餐仅需12元。社区志愿者、微网格员还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由于社区食堂合作模式激活了银发经济,花月街社区及周边商家主动找到社区,请求加入“花月食坊”合伙人。张军表示,以社区党委为主导,撬动社会资源来参与;以互惠互利为目标,服务老年人群有保障;以社企“合伙”为路径,壮大银发经济扬美名;以搭建平台为牵引,参与社区治理增效能。这就是他们的主要举措。
“接下来,社区党委将因势利导,从生活、健康、娱乐入手为社区养老服务注入新动能,为数以百计的食坊会员提供‘一卡通’生活类增值服务,让‘社商服务+’丰富老年人生活圈,打造接地气并且富有市井烟火气的‘银发生活圈’‘银发健康圈’‘银发娱乐圈’。”张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