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明创建 详情
文明劝导柔性服务,这支市容管理队伍赢得市民认可丨新春走基层
2024-01-29 | 双流文明网

九江新城蛟龙港片区面积约4.3平方公里,区域点位多、面积广、人员商铺密集,外来人口多、流动商贩多,车辆多、停车位较少……面对这样的问题与困难,九江新城市容秩序辅助管理项目部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在负责该区域的市容秩序辅助管理工作方面,交出了广受认可的出色“答卷”。

1月29日,记者走进九江新城市容秩序辅助管理项目部,指着“服务区域图”,该项目部大队长刘江告诉记者,针对蛟龙港片区人多混杂、商铺密集、出摊占道等乱象是“常态”等现状,抽调精兵强将,由党员、退役军人为主体组建了100人的项目部。

承担九江新城市容秩序辅助管理一年半以来,在区城管局、九江街道、九江新城综合执法中队的支持和指导下,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一线队员严格以法律法规和政府管理条例为准绳,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工作要求,按照国家标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以告知、劝阻、巡查、报告等方式,在服务管理区域内完成城市市容秩序综合巡查和辅助管理工作,协助做好辖区内街面犬只管理、机动车清洗站管理、垃圾分类、非法营运机(电)动三四轮车综合整治等辅助管理和服务工作,并建立相关台账资料。

随后,记者到蛟龙步行街、青年路、腾龙路、岷江路等路段随机走访。

在腾龙路,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贺军带领队员们正在沿路巡查,看到有的商家出摊占道,他们就上前文明劝导,要求店主将货品、货架收归店内;遇到有流动商贩将电动三轮车停在路边占道经营,他们就协助其把车挪到附近市场或指定区域。“以前,这几条街游商多、沿路为市乱象比较严重,经过整治,现在商贩们基本都能主动配合、立说立改了。”贺军说。

“在青年路等繁华地段,这支市容管理队伍推出了限时摆摊的规矩,这样做符合实际又很人性化,所以我们都比较信服他们的管理。”在此摆摊已经10余年的商贩郎先生告诉记者,“如此一来,使得当地流动商贩、夜市转入规范经营、限时限区域外摆,既‘点旺’了这里的烟火气,又疏导减少了占道、油烟、噪声等扰民行为的发生。如今,这里的群众都很认可。”

对此,一旁的小超市职员黄卓丽也深有同感,“一年多来,蛟龙港的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都改善明显,尤其是我们超市门外再也没有流动商贩来乱摆乱放,看到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心里感觉舒服得多。”

在黄卓丽看来,通过队员们“以人为本”文明劝导和柔性服务,现在街道整齐,秩序井然有序,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与营商环境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营商环境好了,辖区的人气商机就旺;生意好做,商家、摊贩就愿意配合队员们开展工作。

助力城市品质提升,队员们忙并快乐着。刘江告诉记者,“我们将继续坚持政企步调一致、加强与友邻单位的密切协同、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和主动参与、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做好蛟龙港片区的市容秩序辅助管理工作,为城市品质提升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