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双流区委宣传部获悉,双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荣获“四川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
▲ 外地客人到双流“两中心”参观学习
▲ 四川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所、站)名单截图
作为全省“两中心”融合发展试点点位,双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认真落实“14536”(即“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提升六大能力”)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统筹指挥调度、综合协调、示范引领、文明体验的作用,统筹推进“1+9+118+N”(中心、所、站、基地)建设,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 “湖畔之光”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文化活动(资料图片)
区文明办公民思想道德与志愿服务科科长黄曦介绍,我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主要经验做法包括:注重资源融合,让文明实践阵地有特色;凝聚志愿力量,让文明实践队伍有广度;精准对接需求,让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果;健全机制体制,让文明实践运转有保障。
▲ 志愿者为青少年学生开展宣讲活动(资料图片)
在日常活动开展中,双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焦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任务,通过开发群众端系统平台来整合资源,发布文明实践活动、动态等信息,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和活动“优质高效”进行。
▲ 讲师团成员开展文明实践宣讲(资料图片)
在阵地建设方面,我区延伸打造芯谷科技展示厅、体育中心、幸福中心、史志馆等文明实践点(基地)12个,设立成都芯谷、白河公园等有人员、有项目、有管理的志愿服务站点7个,将文明实践和理论宣讲学习室、文化服务点、社情民意联络站等办到群众家门口,吸聚力不断增强。
▲ 文明实践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资料图片)
在队伍建设上,我区整合新闻宣传、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文化文艺、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法律援助、助学支教、网格员等岗位人员力量,建立服务生志愿服务队伍20支,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和宣传宣讲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线下平台常态化、面对面、点对点开展精准服务,成为服务企业、回应民声的第一品牌和“窗口”,通过开展好“发现朴素的感动”等群众性活动,构建起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服务桥梁和纽带。
▲ 文明实践进社区,开展大运会主题宣传活动(资料图片)
据了解,2023年,双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利用元旦、春节、端午、七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类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120场以上。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强信心、聚人心、塑人心。围绕“理响巴蜀”“德耀巴蜀”“文润天府”“风新四川”“情暖万家”五大文明实践项目,我区创新打造出“湖畔之光”“幸福双流·致敬追光者”“市民茶话吧”“航都幸福荟”“空港新居民大学”“书香航都·阅美双流”“科创菁英汇”“航空经济大讲堂”“企业咖啡时”等一批具有双流特色、深受干部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依托“云上双流”APP网上群众路线综合服务平台,开设“文明兴蓉”文明实践等“窗口”,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我区打造的文明实践“指挥中枢”,促成每年文明实践活动参与人数占所在地常住人口比例达52%以上。
▲ 开展大运会文明观赏主题活动(资料图片)
社会各界群众的积极参与,让双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富有活力,各项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广大市民对文明实践年度工作的满意率在90%以上。
▲ 开展“幸福双流·致敬追光者”活动(资料图片)
黄曦表示,接下来,我区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并贯穿文明实践工作始终;依托志愿服务等宣讲员队伍,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和认知方式,推进新思想大众化传播;要继续采取注重资源整合、凝聚志愿力量、精准对接需求、健全机制体制等措施,让我区文明实践工作阵地有特色、队伍有广度、活动有效果、运行有保障,以“双流模式”讲好双流故事,传递文明声音,更好地展示空港公园城市和谐美丽宜居宜业的新形象。
(资料图片由双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